搜尋:繩 在 器物 分類當中

符合的藏品

甲冑一套(椰鬚背心)

垂直縫合,左、右兩片略長,向前翻摺為肩部,上端向加縫一片橫幅,以固定。胸前的兩片鬚皮以麻與肩片連結,二側腋下與背片縫合,前襟有兩片鬚皮以麻編的紐結可以繫綁。為了防止鬚皮容易鬆散,背心周緣皆以麻細.....more

16/190

鑽洞機

阿美族|工具|鑽動器 行政院原住民族委員會文化園區管理局典藏文物 行政院原住民族委員會文化園區管理局 2008年2月 鑽洞機 將鑽洞器置於欲鑽洞之處,先扭轉橫板,使左右兩邊繫扭攀在中心軸上端,橫板.....more

17/190

鑽洞器

阿美族|鑽洞器 行政院原住民族委員會文化園區管理局典藏文物 行政院原住民族委員會文化園區管理局 2008年2月 鑽洞器 將鑽洞器置於欲鑽洞之處,先扭轉橫板,使左右兩邊繫扭攀在中心軸上端,橫板同時也.....more

18/190

鑽洞器

排灣族|鑽洞器 行政院原住民族委員會文化園區管理局典藏文物 行政院原住民族委員會文化園區管理局 2008年2月 鑽洞器 將鑽洞器置於欲鑽洞之處,先扭轉橫板,使左右兩邊繫扭攀在中心軸上端,橫板同時也.....more

19/190

簑衣(依拋派斯社住家)

間為開口,直接套上身體,前襟亦有棕梠編成的帶子可以固定。下雨時穿戴可遮風保暖避雨。 簑衣是利用棕編織而成的,而棕的纖維則來自棕樹葉稍(盛產於阿里山奮起湖),葉稍經整理,洗滌而成棕絲,再經搓揉而成棕.....more

20/190

雅美披肩

有魚骨形紋〈浮菱形紋〉、小菱形格狀紋、小方形紋、及小三角形紋。色彩為白、藏青、及黑色。由四塊長96公分,寬約17公分的織布,於長邊相縫合而成,上、下、左、右兩端距外緣10公分處,各縫一麻綁帶,長約.....more

21/190

項鍊

穿上最華麗的衣服,吸引異性的注意,通常會搭配古琉璃珠或銀胸飾等各式裝飾品如項鍊、手環、胸飾等。此為服飾飾品類之項鍊,係卑南族人所用,主要材料為麻、琉璃珠,將淡藍、紫芋色等各種細小琉璃珠夾雜串成多串串.....more

22/190

竹簍(美巴拉社住家)

負在背部。方形背簍可以裝入比較大件的物品。現在的背簍大致已改用尼隆,因取得容易,又材料堅硬。 通常編織是指前述的女子織布以及男子編器。泰雅人種竹圍籬聚落,所以就地取材蓋房舍,多出的竹材用來編織實用藤.....more

23/190

頸飾

泰雅族|頸飾|貝 行政院原住民族委員會文化園區管理局典藏文物 行政院原住民族委員會文化園區管理局 2008年2月 頸飾 泰雅族頸飾,由長短有序的白色貝類與動物的骨頭所製作成,是用麻與細棉線把貝與骨.....more

24/190

小背簍

法,附底座及籐編背帶,口緣及器身四周均有籐條加固,近口緣處一側有兩套環,繫入背帶,另一側器身中段亦有一套環,以固定圈繞器身之麻。女子用來背負搬運。 通常編織是指前述的女子織布以及男子編器。泰雅人種竹.....more

25/190

食器-竹編籃子

毛毯邊緣收邊。用來裝放食物的容器,邊緣有麻提帶可供提取。 台灣盛產竹籐,因此各族都有以竹籐為材料,編成各種日常用的器具,大的如背框、籮筐,小的像首飾盒,各族編器以泰雅族最為出色。編法主要有兩類,一為.....more

26/190

女子髮飾

及3公分,三根作弓狀形互縛,再以四孔白塑膠鈕釦四個縫綴於左、右上角及中央上、下接合處。令以二條棕色麻各自縫綴三個白鈕釦,於尾端各有一套還可套入白鈕釦內,而呈一飾物。一般作為髮飾,及繫於前額兩側頭髮上.....more

27/190

項鍊

、顏色以及形狀來進行區分。 此藏品是為服飾飾品之項鍊,係魯凱族人所用,其主要的素材為麻、琉璃珠,用麻將黃色琉璃珠串成三串,並於兩旁頂端,串有咖啡紅、白規律排列。最後用以麻綁繫,而成項鍊。 7437 .....more

28/190

細藤煙包

外出乾糧食物、或個人的隋身用品,以便於外出攜帶;或作為貯存及收納貴重物品之用。 大體而言,單一編器均有很多不同的用途。 魯凱族之細籐煙包,採用斜紋編織法編織,藤包的中間編織四個小環,有麻穿入以供提取.....more

29/190

項鍊

賽夏族| 貝殼|項鍊|麻 行政院原住民族委員會文化園區管理局典藏文物 行政院原住民族委員會文化園區管理局 2008年2月 項鍊 賽夏族居住於新竹縣與苗栗縣之接界的山區之內,是目前台灣山區原住民中分.....more

30/190
上一頁
第 2 頁
共 13 頁
下一頁
下十頁

繩 在 器物 分類當中 的相關搜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