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繞 在 器物 分類當中

符合的藏品

手鐲

條銅環互相環而成有金屬狀螺旋紋。台灣的原住民族不分男女皆重裝飾,不僅在衣服上做裝飾,更是從頭到腳利用各種材質的物品來裝點自己。上半身的飾品可分為:頭飾、耳飾、頸飾、胸飾、臂環、腕飾、指環等等。用來作.....more

31/170

手鐲

條銅環互相環而成有金屬狀螺旋紋。台灣的原住民族不分男女皆重裝飾,不僅在衣服上做裝飾,更是從頭到腳利用各種材質的物品來裝點自己。上半身的飾品可分為:頭飾、耳飾、頸飾、胸飾、臂環、腕飾、指環等等。用來作.....more

32/170

棕皮製女用禮帽

編結六角形作為頭部底座,高4.5公分,在帽頂上,施以鐵線固定圍上去的圓鐵片。技法有六角形編結、鱔魚骨縫法、及平針縫法等。並無綁帶,僅以頭套底座緊縛於頭部,不過也有以綁帶繫之,以防掉落者。使用上也在男.....more

33/170

藤帽(女)

角形作為頭部底座,高4.5公分,在帽頂上,施以鐵線固定圍上去的圓鐵片。技法有六角形編結、鱔魚骨縫法、及平針縫法等。並無綁帶,僅以頭套底座緊縛於頭部,不過也有以綁帶繫之,以防掉落者。使用上也在男女方功.....more

34/170

藤帽(女)

角形作為頭部底座,高4.5公分,在帽頂上,施以鐵線固定圍上去的圓鐵片。技法有六角形編結、鱔魚骨縫法、及平針縫法等。並無綁帶,僅以頭套底座緊縛於頭部,不過也有以綁帶繫之,以防掉落者。使用上也在男女方功.....more

35/170

竹簍

條背帶,過前頭並使背籠垂靠於背部,背負時可空出雙手,方便搬運者在山中行動。台灣原住民喜利用自然界各種材質來製作日常用具,其中尤以編繡用器的形制與技法最為多樣複雜,且兼具藝術美感。以藤、竹、月桃等.....more

36/170

揹簍(梅山社住家)

下常繫有籐編單條背帶。此件背簍推測採用前額背運的方式,使用單條背帶繫於提把兩端,將背帶中央過前額近頭頂處,讓背簍垂於後背上,背負物越重則身體越向前彎,雙手空出可以處理其他的事情。此種搬運法的說法是適.....more

37/170

背簍

法,附底座及籐編背帶,口緣及器身四周均有籐條加固,近口緣處一側有兩套環,繫入背帶,另一側器身中段亦有一套環,以固定圈器身之麻繩。女子用來背負搬運。卑南人的日常用具以編具為多,為男子的工作。 6707 .....more

38/170

,刀身長,木鞘必然的也較長又粗大,但無雕紋,僅在刀鞘的造型上做些變化,刀鞘正面僅以細扁鐵條緊密排列釘置於上,以便固定刀刃,刀柄上則用藤條纏裝飾,應該是受到鄰近阿美族藤編器物的影響。 卑南族人稱佩刀為.....more

39/170

竹簍(美巴拉社住家)

泰雅族|藤編器|背簍 行政院原住民族委員會文化園區管理局典藏文物 行政院原住民族委員會文化園區管理局 2008年2月 竹簍(美巴拉社住家) 藤條籐皮用斜紋法編成,男女皆可使用,背帶在頭上,重物則馱.....more

40/170

竹簍(南山社住家)

狀當底,周圍以粗竹圍,在以竹作毛毯編織收尾,以之固定。 通常編織是指前述的女子織布以及男子編器。泰雅人種竹圍籬聚落,所以就地取材蓋房舍,多出的竹材用來編織實用藤器,起初以「十」字編為圖紋,摸索中創造.....more

41/170

,刀鞘正面為鏤空,僅以細扁鐵絲有間格性的排列釘置於上,以便固定刀刃,刀柄上則用鐵條纏。 在傳統男女分工的觀念中,農耕主要為女性的工作,但非只有女性參與,男性則多在農閒時負責打獵。泰雅族的狩獵依施行時.....more

42/170

籐編帽子(有緣邊)

徵;最特殊的是前額中央鑲縫有圓形白色貝板『mayon』之帽,僅限獵頭勇士才有資格配戴。製作皆採細籐條以簡單螺旋編法交錯編而成;有些兩側編有籐環以綁繫帽帶。此文物為有帽沿的帽子,編織方式由帽頂中心往外.....more

43/170

籐編帽子(有緣邊)

者的象徵;最特殊的是前額中央鑲縫有圓形白色貝板『mayon』之帽,僅限獵頭勇士才有資格配戴。製作皆採細籐條以簡單螺旋編法交錯編而成;有些兩側編有籐環以綁繫帽帶。此文物為有帽沿的帽子,編織方式由帽頂中.....more

44/170

籐編帽子

的是前額中央鑲縫有圓形白色貝板『mayon』之帽,僅限獵頭勇士才有資格配戴。製作皆採細籐條以簡單螺旋編法交錯編而成;有些兩側編有籐環以綁繫帽帶。此文物為有帽沿的帽子,編織方式由帽頂中心往外編織。 台.....more

45/170
上一頁
第 3 頁
共 12 頁
下一頁

繞 在 器物 分類當中 的相關搜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