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織~ 在 器物 分類當中

符合的藏品

以往名稱:椰鬚笠

以往名稱:椰鬚笠

製作技術:編、縫製 編目號:3372 .....more

91/166
以往名稱:籐盔或稱籐帽

以往名稱:籐盔或稱籐帽

編目號:3376 .....more

92/166
以往名稱:籐盔或稱籐帽

以往名稱:籐盔或稱籐帽

:sakop 採集地點:蘭嶼 文物用途:此種藤盔是雅美族男子遠行或者上山工作時所穿戴。 內容描述:籐帽或稱籐盔是由藤和椰鬚編製而成,是雅美男士遠行、參加喪禮時穿戴。 材質:椰殼、藤、椰鬚 製作技術:編.....more

93/166
以往名稱:理經台

以往名稱:理經台

:sasadangan 採集地點:蘭嶼 文物用途:布機零件 內容描述:理經台視由一塊木板底座和一些插立在座上的理經棒所組成的。 材質:木 製作技術:砍削、刨刳 編目號:3546 .....more

94/166
以往名稱:理經台

以往名稱:理經台

:sasadangan 採集地點:蘭嶼 文物用途:布機零件 內容描述:理經台視由一塊木板底座和一些插立在座上的理經棒所組成的。 材質:木 製作技術:砍削、刨刳 編目號:3547 .....more

95/166
上衣(男子無袖背心)

上衣(男子無袖背心)

,袖口領口均經裁剪,對襟。 使用者:男子 製作技術:平紋 風格特色:雅美族(達悟族)衣服最具傳統方衣系統的特色,傳統衣服的材料以白葉仔麻和瘤冠麻二種為主,三O年代後多採棉布為衣(李莎莉,1998.....more

96/166
網袋(小網袋)

網袋(小網袋)

型制/特徵描述:細繩編製而成,約梯形,袋子全部以斜繩交而成。除口緣處約3cm長,是以直線編成圓環狀,內穿串帶子,和底角連出的帶子接縫。 製作技術:編 風格特色:細繩編製而成,約梯形,袋子全部以斜繩.....more

97/166
以往名稱:丁字帶

以往名稱:丁字帶

是適應海上活動的產物,丁字帶這種布帶的材料,大都使用苧麻樹皮製成。丁字帶兩端為藍、白色夾著黑色細紋的棋條紋幅。 材質:苧麻樹皮 製作技術:、縫 編目號:3359 .....more

98/166
以往名稱:丁字帶

以往名稱:丁字帶

海上活動的產物,丁字帶這種布帶的材料,大都使用苧麻樹皮製成。丁字帶兩端為藍、白色夾著黑色細紋的棋條紋幅。 材質:麻線 製作技術:、縫 編目號:3360 .....more

99/166
背當(椰鬚背墊)

背當(椰鬚背墊)

色:紅褐 形狀:長方形中段窄 紋飾:表面邊緣縫平行線鋸齒紋飾 功能:婦女田間工作採收禮芋時,置於背籠與背脊間,以減輕壓力。特別是婦女在為了準備舉行主屋、工作房落成典禮、大小船下水典禮,採收禮芋時,所.....more

100/166
上衣(男子無袖短衣)

上衣(男子無袖短衣)

/特徵描述:由藍棉、白麻線成,無領方衣,前襟有麻繫帶。橫條藍色緯線研判應為取自外來水兵制服之棉線。 使用者:男子 使用方法/時機:色彩較顯明的一面應為布裡(李莎莉,1998: 341;參見CHEN.....more

101/166
上衣(男子無袖短衣)

上衣(男子無袖短衣)

/特徵描述:藍色條形編紋,未裁剪式,全衣由四塊條形布縫合。橫條藍色緯線研判應為取自外來水兵制服之棉線。 使用者:男子 使用方法/時機:色彩較顯明的一面應為布裡(李莎莉,1998: 341;參見.....more

102/166
帽子(籐帽)

帽子(籐帽)

鬚背心 型制/特徵描述:以籐心為骨幹,籐皮圍繞法編成,外再綁紮籐條籐皮,呈圓錐狀 使用者:男子 使用方法/時機:男子盛裝時,常戴此種籐帽,配搭籐鬚背心(胡家瑜、崔伊蘭,1998: 216)。 製作技.....more

103/166
魚網(漁網)

魚網(漁網)

國立臺灣博物館原住民文物數位典藏計畫網站 台東縣蘭嶼鄉 主要材質:麻 顏色:灰、麻黃 形狀:網墜為橢圓形 紋飾:無 功能:網撈魚用 型制/特徵描述:透孔方眼編,附石質網墜13枚,網墜為二孔形,應帶兩.....more

104/166
上衣(女子短裙)

上衣(女子短裙)

hort Skirt 國立臺灣博物館原住民文物數位典藏計畫網站 台東縣蘭嶼鄉 主要材質:麻 顏色:藍、白 形狀:長方形 紋飾:小方格形紋 功能:服裝 型制/特徵描述:以三片原色麻布幅縫接而成,於兩端夾藍.....more

105/166
上一頁
第 7 頁
共 12 頁
下一頁

織~ 在 器物 分類當中 的相關搜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