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繩 在 器物 分類當中

符合的藏品

以往名稱:男前裙

以往名稱:男前裙

葉遮蔽下體,為求美觀,後人發展為現代流蘇裙,在迎賓或是拜訪以及祭典活動時穿著。 內容描述:流穌裙源自於毋期的樹葉圍腰形式慢慢演變而來的。而有了布料之後,再從垂下式遮陰布進一步延伸,將一條條的布片以帶.....more

46/58
以往名稱:籐袋

以往名稱:籐袋

。 大體而言,單一編器均有很多不同的用途。籐盒,除了貯放外出乾糧之外,也有放置陷機、獵具或其他小工具之用。另有部分地區的籐盒則放置打火器、煙捲等煙用品,隨身攜帶使用。 有些籐盒於近口緣處兩側附有索的.....more

47/58
以往名稱:籐袋

以往名稱:籐袋

。 大體而言,單一編器均有很多不同的用途。籐盒,除了貯放外出乾糧之外,也有放置陷機、獵具或其他小工具之用。另有部分地區的籐盒則放置打火器、煙捲等煙用品,隨身攜帶使用。 有些籐盒於近口緣處兩側附有索的提帶.....more

48/58
以往名稱:花籃

以往名稱:花籃

攜帶使用。 有些籐盒於近口緣處兩側附有索的提帶,一方面繫住上、下兩盒,不易丟失;也利提攜。 煙草在十六世紀左右開始傳入台灣,使用煙草的風氣很快的在台灣盛行,並深入原住民各族的生活之中。他們在田園中栽.....more

49/58
以往名稱:籐包

以往名稱:籐包

些籐盒於近口緣處兩側附有索的提帶,一方面繫住上、下兩盒,不易丟失;也利提攜。 煙草在十六世紀左右開始傳入台灣,使用煙草的風氣很快的在台灣盛行,並深入原住民各族的生活之中。他們在田園中栽種煙草,並將乾.....more

50/58
以往名稱:花籃

以往名稱:花籃

緣處兩側附有索的提帶,一方面繫住上、下兩盒,不易丟失;也利提攜。 煙草在十六世紀左右開始傳入台灣,使用煙草的風氣很快的在台灣盛行,並深入原住民各族的生活之中。他們在田園中栽種煙草,並將乾燥的煙葉搗成.....more

51/58

以往名稱:飾物

往名稱:飾物 文物名稱:女子腰 英文名稱:female waist rope 族語名稱:vahanga 採集地點:花蓮縣吉安鄉 文物用途:一般阿美族人在外出的傳統服飾上,下裙的裝飾中,常常會用毛線所.....more

52/58

藤編手提包

台東縣 LV卡棒以塑膠打包PP繩手工編而成, 為阿美族代代相傳的編織技法,加上些許的創意和巧思、改良,增加使用上的方便性,意外的編出高貴典雅的各式包包。這種塑膠PP編的手提袋,就是老人家提的「卡棒.....more

53/58

藤編手提包

台東縣 主要技法是使用阿美族代代相傳的編織技法,以現代的素材,再運用配色的原理,讓一樣的編織手法,做出的作品產生不一樣的視覺感受。這種塑膠PP編的手提袋,就是老人家提的「卡棒」,在五金行花一些錢就.....more

54/58

藤編置物籃

台東縣 內層使用挑一壓二的作法,將整個外型先做出來,在外層加上顏色較亮的塑膠,進行十字和稜形的交錯編法,用來做為花器,在上面可用來插綠色植物,由於本身的色彩已經非常的豐富,單做為擺設,就非常具有可.....more

55/58

藤編手提袋

台東縣 以塑膠打包PP繩手工編而成,為阿美傳統的編織技法,加上些許的創意巧思,不但增加使用上的方便性,也意外的編出高貴典雅的各式包包。這種塑膠PP編的手提袋,就是老人家提的「卡棒」。作品中使用的金.....more

56/58

品名:種子筒

數位化執行單位: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人類學組民族學 品名:種子筒 文化區:南島語族區 簡介:" 種子筒為阿美族細長形盛置器具,利用天然竹節的特性製成,上有蓋、下有底,盛器外縛以籐篾,並附麻編提耳.....more

57/58

品名:綁腿褲

寬肥褲管,褲的邊緣鑲以彩色波浪紋,縫上細綁於腰上。 以往的綁腿褲之功能,是在工作場合中保護腿部之用,所以製作的方式多以動物皮製成,但現在狩獵已不盛行,衣服的原料多以棉麻織成。 現今的阿美族服裝方面已.....more

58/58
上一頁
第 4 頁
共 4 頁

繩 在 器物 分類當中 的相關搜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