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繞 在 阿美(Amis) 分類當中

符合的藏品

以往名稱:

以往名稱:

整經好的線材,移至織布機上即可開始織布。 織布時,婦女平坐於地,兩腿平伸,雙腳頂住踏板,調整到最適宜的位置,腰帶從背後環背在腹前於腰側綁緊捲布夾,從織軸或布卷的一端開始,即可開始操作。 織布機主要功.....more

61/80
以往名稱:花籃

以往名稱:花籃

)角編、絞織編、織編等,螺旋編法則都以籐皮製作,其技法有簡單合縫螺旋編及相交螺旋編兩種。月桃多用以編制草席及方盒。 一般阿美族人外出、農作、狩獵和漁撈都會使用此籐盒放置外出乾糧食物、或個人的隋身用品.....more

62/80
以往名稱:籐包

以往名稱:籐包

織編等,螺旋編法則都以籐皮製作,其技法有簡單合縫螺旋編及相交螺旋編兩種。月桃多用以編制草席及方盒。 一般阿美族人外出、農作、狩獵和漁撈都會使用此籐盒放置外出乾糧食物、或個人的隋身用品,以.....more

63/80
以往名稱:花籃

以往名稱:花籃

,均以編器為主要容器,編織的材料有竹、籐、月桃等,而以竹類為最重要,編織的技法有交織編法及螺旋編法兩大類,交織編法的主要用材為竹皮,其技法包括方格編、斜紋編、透孔六角編、(三)角編、絞織編、織編等,螺.....more

64/80

以往名稱:項鍊

往名稱:項鍊 文物名稱:女子項鍊 英文名稱:female necklace 族語名稱:amongan 採集地點:花蓮縣吉安鄉 文物用途:男子使用頸飾(項飾)掛於頸部,直接掛於頸部;用於盛裝、祭典的場.....more

65/80

以往名稱:項鍊

往名稱:項鍊 文物名稱:女子項鍊 英文名稱:female necklace 族語名稱:pozisan 採集地點:花蓮縣吉安鄉 文物用途:男子使用頸飾(項飾)掛於頸部,直接掛於頸部;用於盛裝、祭典的場.....more

66/80

以往名稱:項鍊

往名稱:項鍊 文物名稱:男子項鍊 英文名稱:male necklace 族語名稱:amongan 採集地點:花蓮縣吉安鄉 文物用途:男子使用頸飾(項飾)掛於頸部,直接掛於頸部;用於盛裝、祭典的場合.....more

67/80

品名:頸飾

: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人類學組民族學 品名:頸飾 文化區:南島語族區 簡介:" 阿美族的裝飾品種類大致可分為頭飾、耳飾、項飾(頸飾)、胸飾、腕飾、腰飾和腿飾等七類。頸飾繫於頸上,掛於頸部或者綁帶於.....more

68/80

皮線手環

台東縣 和得獎作品”我的手環”為同一種編織法。 製作這樣一個手環大概需要用270公分的皮線,使用一條纏編織而成,耗時八十分鐘到兩個小時,在編織時可調整其寬度和線之間的密集度,在色彩的運用上使用具有清.....more

69/80

藤盤

縣 藤編的傳統文物,主要做用是用來裝盛食物,下方使用較密集的編法,而邊邊部分則是以藤條不斷的往上再加以固定,在最上方加上較寬的枝條固定後,即為基本外型,在加上藤條所做成的曲狀提把,形成美觀具好拿取的.....more

70/80

奇美古道猴子山

美景有如置身於桃花源祕境,大河熱氣上升遇冷空氣凝結成雲霧,虛無飄渺環於山巒農舍間。 8263 .....more

71/80

奇美古道鄭光亮耆老訪談

耆老訪談 台灣原住民族數位典藏資料庫 花蓮縣 瑞穗鄉(978) 奇美部落 本錄音檔是2009/10/26在花蓮腦瑞穗鄉,猴子山原本和隔壁那座山是相連的,為了這條古道才挖開成兩座山,古道就是從山的後面.....more

72/80

奇美古道鄭光亮耆老訪談

數位典藏資料庫 花蓮縣 瑞穗鄉(978) 奇美部落 猴子山原本和隔壁那座山是相連的,為了這條古道才挖開成兩座山,古道就是從山的後面過去的,以前這裡有很多猴子會在這邊覓食休息,所以我們才叫它作猴子山.....more

73/80

南竹湖部落長老教會

牌與石雨傘等,其教徒多半是西部遷移來的平埔族。其中著名的宣教人物如張源春、巴克禮、涂為霖、余理等,都曾行走過安通古道,往來於縱谷與海岸兩邊,所以安通古道對於教會在後山的宣教史裡,是非常重要的道路.....more

74/80

奇美古道椰材毛線帽

,其外纏一圈帶毛線固定架,並以細毛繩與帽身相連,帽身內緣帶藤帽冠,兩側各附一個藤編繫環,研判應有帽帶,為收割時男女配戴的遮陽帽。 8670 .....more

75/80
上一頁
第 5 頁
共 6 頁
下一頁

繞 在 阿美(Amis) 分類當中 的相關搜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