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繞 在 高砂族群 分類當中

符合的藏品

以往名稱:婦女頭飾

以往名稱:婦女頭飾

,然後纏在頭的週邊,另一端夾插起來或打結固定;或在布一端加弣上赤色毛,兩端纏打結後餘者垂下來作為裝飾。除了使用漢人的棉布纏頭之外,最早是使用與芞蘭人交易的ohiyan線卷;然而纏頭巾或線卷垂之剩餘.....more

256/694
以往名稱:婦女頭飾

以往名稱:婦女頭飾

,然後纏在頭的週邊,另一端夾插起來或打結固定;或在布一端加弣上赤色毛,兩端纏打結後餘者垂下來作為裝飾。除了使用漢人的棉布纏頭之外,最早是使用與芞蘭人交易的ohiyan線卷;然而纏頭巾或線卷垂之剩餘部.....more

257/694
中文名稱:小網袋

中文名稱:小網袋

袋以二條繩子,一條長130cm,另一條則袋口一周而連於二底 編目號:AT000023 .....more

258/694
中文名稱:籐食籃

中文名稱:籐食籃

:原件 典藏單位:國立臺灣博物館人類學門 中文名稱:籐食籃 登錄名稱:食籃 英文名稱:Rattan Basket 顏色:土黃 型制/特徵描述:豆形,盤面係籐皮斜紋編法編製,盤下設圈足,由柱呈圈法編製.....more

259/694
中文名稱:草編飾頭環

中文名稱:草編飾頭環

:樹皮圈成,內面縫襯布,外緣圈麻繩,外裝飾木屑。 編目號:AT001584 .....more

260/694
中文名稱:梳麻架

中文名稱:梳麻架

把的豎木(叫框隔),豎木的兩端各穿過一支橫竹枝(叫框邊) 功能:絡紗工具,將紡好的紗線進一步整理纏成"線縷"的工具 編目號:AT002100 .....more

261/694
中文名稱:弓(註銷)

中文名稱:弓(註銷)

平直.外側面仍保留竹皮.內面則已去皮.於弓弝部位纏24股細竹條以增加弓之彈力. 因長久於室內煙燻.表面大部份已燻黑.偶見原來土黃色之竹皮. 顏色:棕黑 功能:武器 使用者:男子 編目號.....more

262/694
中文名稱:槍

中文名稱:槍

,前端鑿一橫孔以插入鐵鏃.槍幹前端並削出一淺凹槽以捲籐編加固.另外又於槍幹前端鑿一圓孔,套入一根粗鐵條,此粗鐵條通過鏃腳尾端的圓孔,然後將鐵條的兩端彎折於槍幹外緣,因此有固定效果. 鏃為扁平的鐵質刃部.....more

263/694
中文名稱:木榖桶

中文名稱:木榖桶

板為底,以便於清除殘榖。桶面中央環形圍多個人像、兩頭百步蛇組合紋,上下兩端則為曲折紋、梳箆紋、同心圓紋、人面紋組合紋。本件為近期製品。 編目號:AT003557 .....more

264/694
中文名稱:木匙

中文名稱:木匙

述:柄部刻成人形,人頭部有雙頭百步蛇圍。 製作技術:多以月橘或大葉黃揚木刻成,依其構造,可分椀部和柄部 編目號:AT003606 .....more

265/694
標本名稱:鐵簇竹箭

標本名稱:鐵簇竹箭

(http://www.darc.ntu.edu.tw) 採集地:角板山 行政隸屬:桃園縣復興鄉澤仁村復興山莊 材質:竹;麻 製作技術:纏,磨 功能:漁獵具與武器 標本說明:遺失鐵簇的竹箭,一端較粗.....more

266/694
標本名稱:漁簍

標本名稱:漁簍

之漁簍,小圓口寬肩、下縮方形平底,底部附加兩根交叉細竹棒以固定,口緣用更細的竹篾編收口。口緣外圍數公分處繫有一麻繩攜帶用。 原始描述:竹篾作成'漢式魚籠'高23.8cm'外口徑8.5-9.5cm'肩.....more

267/694
標本名稱:食器掛鉤

標本名稱:食器掛鉤

時,以工具於中央三段竹節鑿出成一?二對近橢圓形穿孔,另於首尾兩端竹管各鑿出一對圓形穿孔;其中一端的圓形穿孔仍纏有藤製繩結,使用時,食器以此繩結懸掛綁牢,使用者即可以此肩負食器外出。 本件器物為泰雅族.....more

268/694
標本名稱:刺針

標本名稱:刺針

政隸屬:花蓮縣萬榮鄉西林村 材質:木、黃銅、麻 製作技術:磨、綁 功能:製作工具、身體裝適工具、刺青工具 標本說明:刺青用刺針。由10根黃銅針並排以麻線纏定型,再縛綁於木棒上,使用時輔以刺青木槌輕敲.....more

269/694
標本名稱:刺針

標本名稱:刺針

政隸屬:花蓮縣萬榮鄉西林村 材質:木、黃銅、麻 製作技術:磨、綁 功能:製作工具、身體裝適工具、刺青工具 標本說明:刺青用刺針。由15根黃銅針並排以麻線纏定型,再縛綁於木棒上,使用時輔以刺青木槌輕敲.....more

270/694

繞 在 高砂族群 分類當中 的相關搜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