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_繪 在 臺灣原住民族 分類當中

符合的藏品

磁碗(梅山社住家)

「以物易物」的方式讓資源流通。和外來的漢人交換一些瓷碗和鹽、布等民生用品。此碗為布農族陶瓷製的碗盤,碗中央及碗緣有藍色圓形線條,碗的外圍有五組不規則藍色線條。是用來盛裝食物的食具,使生活上更為便利.....more

421/516

磁碗(梅山社住家)

「以物易物」的方式讓資源流通。和外來的漢人交換一些瓷碗和鹽、布等民生用品。此碗為布農族陶瓷製的碗盤,碗中央及碗緣有藍色圓形線條,碗的外圍有五組不規則藍色線條。是用來盛裝食物的食具,使生活上更為便利.....more

422/516

碗盤

布農族|陶瓷|碗盤 行政院原住民族委員會文化園區管理局典藏文物 行政院原住民族委員會文化園區管理局 2008年2月 碗盤 布農族陶瓷製的碗盤,碗中央及碗緣有藍色圓形線條,碗的外圍有五組不規則藍色線.....more

423/516

碗盤

布農族|陶瓷|碗盤 行政院原住民族委員會文化園區管理局典藏文物 行政院原住民族委員會文化園區管理局 2008年2月 碗盤 布農族陶瓷製的碗盤,碗中央及碗緣有藍色圓形線條,碗的外圍有五組不規則藍色線.....more

424/516

碗盤

布農族|陶瓷|碗盤 行政院原住民族委員會文化園區管理局典藏文物 行政院原住民族委員會文化園區管理局 2008年2月 碗盤 布農族陶瓷製的碗盤,碗中央及碗緣有藍色圓形線條,碗的外圍有五組不規則藍色線.....more

425/516

碗盤

布農族|陶瓷|碗盤 行政院原住民族委員會文化園區管理局典藏文物 行政院原住民族委員會文化園區管理局 2008年2月 碗盤 布農族陶瓷製的碗盤,碗中央及碗緣有藍色圓形線條,碗的外圍有五組不規則藍色線.....more

426/516

警鈴

社影響的文化採借結果。此件木雕柄警鈴,由伊能《Puyma族蕃俗志》手稿記錄和圖推測,應係採自卑南族。警鈴的構成主要包括人面木雕插柄「tatakran」,以及鐵板和鐵鎚組合的警鈴;木柄和鐵鈴之間以繩帶.....more

427/516

「塔勞」(Tadao),其形制獨特,並已「式樣化」。但該族的佩刀與同屬排灣族群之排灣族和魯凱族的佩刀大為不同,其特色與相異處為刀鞘末端彎度較大,刀鞘上乃五光十色的彩而非浮雕,紋飾為幾何紋而非寫實的人頭.....more

428/516

與同屬排灣族群之排灣族和魯凱族的佩刀大為不同,其特色與相異處為刀鞘末端彎度較大,刀鞘上乃五光十色的彩而非浮雕,紋飾為幾何紋而非寫實的人頭紋、人形紋或蛇紋,且刀鞘上並無隆起的木塊。  刀子的材質有木頭.....more

429/516

黔面用具(文物陳列館)-磁碗

泰雅族|陶器|碗盤 行政院原住民族委員會文化園區管理局典藏文物 行政院原住民族委員會文化園區管理局 2008年2月 黔面用具(文物陳列館)-磁碗 泰雅族陶瓷製的碗盤,碗中央及碗緣有藍色圓形線條,碗.....more

430/516

陶製抬燈

手牽著手,周圍刻有一幾何圖像和花紋,瓶頸科有人像上端為雙手高舉,下端為頭上有雙頭蛇,瓶身刻有頭像和雙頭蛇,瓶身下是男性人像手接著手,周圍還有幾何圖形裝飾,而開關上也有人像。為現代工藝之創作品。 台灣.....more

431/516

圓雕石刻

重於五官及四肢的雕刻表現。五官刻畫較為清楚明顯,手腳的刻畫僅僅刻畫出樣貌、型態,並不強調服飾穿著,因此服飾描雕刻而言,比較簡陋。排灣族在傳統藝術上的表現具有獨特的風格。其精緻的織繡藝術,本質上是貴族.....more

432/516

食具

、家畜。達悟族的陶瓷製的碗盤,碗為米白色,碗內有一棵如梅花樹的圖案,樹幹為土黃色,花的花瓣為藍色,花心為紅色。碗的外圍沒有任何圖紋。達悟族人在飲食上和器物使用有很多的禁忌與禮俗,各年紀與各階都有各自.....more

433/516

祭器

加。此祭器為鏤空雕刻的人形紋,最上面插上黑色雞尾羽毛來裝飾,另有代表達悟族的太陽紋、船眼紋、波浪紋、及曲折紋,再施以紅、黑、白三色來作塗。紅色的顏料取自天然的紅土、白色則是採夜光貝研磨後所燒練的塗料.....more

434/516

雅美木杵

文化意義卻不相同。典型的雅美木杵,原語稱「ao」。其特徵為兩端杵頭呈平直的圓柱形,中間一段握手處呈細棍狀。木杵上施以白色漆,中間握柄部分施以紅色漆,再用紅、黑、白三色塗達悟族的傳統紋飾,如波浪紋、曲.....more

435/516

_繪 在 臺灣原住民族 分類當中 的相關搜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