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繩 在 臺灣原住民族 分類當中

符合的藏品

細藤煙包

攜帶使用。 有些籐盒於近口緣處兩側附有索的提帶,一方面繫住上、下兩盒,不易丟失;也利提攜。 煙草在十六世紀左右開始傳入台灣,使用煙草的風氣很快的在台灣盛行,並深入原住民各族的生活之中。他們在田園中栽.....more

1261/1309

的佩刀飾帶,均用黃綠紅三色(有時再加白色為四色)麻絲編結的粗,繫在鞘上;有的將彩色麻線一大束,連繫在刀鞘末端,讓他們在佩戴時往下直垂,非常美麗。 7482 .....more

1262/1309

藤編背簍

口與麻線網狀物做接合,網口有幾個藤環用麻穿過,作為束口的功用。可當作放置農具之用。台灣原住民喜利用自然界各種材質來製作日常用具,其中尤以編繡用器的形制與技法最為多樣複雜,且兼具藝術美感。以藤、竹、月.....more

1263/1309

標本名稱:服飾-胸當

:織布、綴貼 功能:服飾 標本史簡述:修改:葉乃婕(2006/11/01) 標本說明:此件胸布為男子貼身上衣,以兩塊長方形白織布為底布,沿長邊縫合成一方巾式樣,兩邊附有兩條麻連結上下兩端,底部兩側夾織.....more

1264/1309

原住民用刀

說來,從刀柄到刀身會採用藤條或木片編織,在刀鞘尾端製成弧形狀,另會在刀背上穿兩孔以繫麻,在使用時則將左右兩端麻綁在腰帶上便可完成攜帶。另外,在阿美族的傳統裡,刀是結婚時男子必備的物品,可見刀在阿美.....more

1265/1309

標本名稱:矢

的倒鉤;再將五個形制相同的鐵鏃用麻繫綁於竹製箭桿上,箭桿尾端刻有一凹槽,可固定於弓弦上。尖頭的箭是在捕獵野獸時使用,布農族人另有方頭的箭矢,則使用來射擊鳥禽。 標本編號:3642 原登錄編號.....more

1266/1309

魚形皮雕

藏資料庫 屏東縣 獅子鄉(943) 使用皮雕所製成的小吊飾,使用皮料本身自然的色彩,不多進行染色,讓作品保留了原皮的風味,的部份也是使用皮線,讓整個作品十分的有原始的創作手法,而上方加上了原住民特有.....more

1267/1309

藤編手提包

台東縣 LV卡棒以塑膠打包PP繩手工編而成, 為阿美族代代相傳的編織技法,加上些許的創意和巧思、改良,增加使用上的方便性,意外的編出高貴典雅的各式包包。這種塑膠PP編的手提袋,就是老人家提的「卡棒.....more

1268/1309

藤編手提包

台東縣 主要技法是使用阿美族代代相傳的編織技法,以現代的素材,再運用配色的原理,讓一樣的編織手法,做出的作品產生不一樣的視覺感受。這種塑膠PP編的手提袋,就是老人家提的「卡棒」,在五金行花一些錢就.....more

1269/1309

藤編置物籃

台東縣 內層使用挑一壓二的作法,將整個外型先做出來,在外層加上顏色較亮的塑膠,進行十字和稜形的交錯編法,用來做為花器,在上面可用來插綠色植物,由於本身的色彩已經非常的豐富,單做為擺設,就非常具有可.....more

1270/1309

藤編手提袋

台東縣 以塑膠打包PP繩手工編而成,為阿美傳統的編織技法,加上些許的創意巧思,不但增加使用上的方便性,也意外的編出高貴典雅的各式包包。這種塑膠PP編的手提袋,就是老人家提的「卡棒」。作品中使用的金.....more

1271/1309

奇美古道舊流籠

台灣原住民族數位典藏資料庫 花蓮縣 瑞穗鄉(978) 奇美部落 眼前常常的許多索,就是以前原住民在要前往兩山間交易;下山或者是探訪親戚時,所能唯一依靠的流籠。在台灣不少山上都可以發現這種現在已經看.....more

1272/1309

纏繞

(912) 在素雅的包包上,纏繞了美麗七彩的苧麻,讓整個包包產生跳的感覺,在簡單中有著色彩的繽紛,在豔麗的色彩中有著穩定的依靠,而在包包本身作者也使用了許多的小方格,讓整個素面更有立體感,強調包包的.....more

1273/1309

奇美古道漁網

台灣原住民族數位典藏資料庫 花蓮縣 瑞穗鄉(978) 奇美部落 奇美部落因鄰近秀姑巒溪,所以捕魚在當地相當興盛,常用的漁具有漁網;漁筌;漁簍等,早期多以苧麻製成,現多為塑膠取代,以漁網的網目來看,應.....more

1274/1309

檜奇橋

。其中檜奇吊橋,因跨越約深300公尺的木瓜溪,橋距極長(約30公尺),堪稱本路線最具代表性的鐵線索吊橋。由橋之中央俯瞰而下,兩岸覆蓋著蒼鬱的林木,溪水泛著波光,景色十分壯觀。 8502 .....more

1275/1309

繩 在 臺灣原住民族 分類當中 的相關搜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