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後字詞)無法查詢, 因為 聯合目錄 的查詢上限是256個字。
共找到 1309 筆符合的資料
形狀:近似方形 紋飾:無 功能:外出拜訪、耕作或出海捕魚時所穿的服裝 型制/特徵描述:外棕櫚皮裁製,內襯麻布,肩部與胸部分離,以繩相繫。 使用者:男子 使用方法/時機:著裝時是從頭部往下套(徐瀛洲、徐.....more
技術:劈材、砍削、鑽孔 風格特色:腰帶形狀像機梭,中間寬約七至八公分,兩端較窄,於兩端各穿二孔,以麻繩由裡向外穿出打結,可自由調整鬆緊(李莎莉,1998 : 145)。 文化意義:男子自十二、三歲起即.....more
: 145)。 製作技術:鞣皮、編、砍削 風格特色:腰帶形狀像機梭,中間寬約七至八公分,兩端較窄,於兩端各穿二孔,以麻繩由裡向外穿出打結,可自由調整鬆緊(李莎莉,1998 : 145)。 文化意義:男子.....more
徵描述:竹琴身,銅簧片,形制為長方形;一端附垂帶,垂帶上方附一竹管,下端為紅色毛線流蘇;另一端有一孔以穿附綁帶。 使用方法/時機:吹奏時,左手持琴置於唇間,右手不斷拉扯右端麻繩,震動琴簧發生嗡嗡聲,並.....more
種籐帽,配搭籐鬚背心。 型制/特徵描述:由水籐及乾椰殼混編而成,帶繫繩。 使用者:男子 使用方法/時機:男子盛裝時,常戴此種籐帽,配搭籐鬚背心(胡家瑜、崔伊蘭,1998: 216) 製作技術:編 風格.....more
材質:籐 顏色:刀柄刀鞘為紅褐色、佩帶近黑色 形狀:刀鞘為扁長方形末端呈尖頭、佩帶呈橢圓形 功能:驅逐惡靈和裝飾使用 型制/特徵描述:刀身鐵質,柄及鞘木質,柄上穿孔具一麻繩,鞘橫木二端纏在一籐編帶上.....more
,以支撐部份重量,再把背籠背靠在上背部(徐瀛洲、徐韶仁,1994: 108)。 製作技術:斜紋編法 風格特色:典型雅美(達悟)式背負籐籠,只會用水籐編製而成,圓形,底較大口較小,口緣下有6個耳,帶背負繩.....more
背靠在上背部(徐瀛洲、徐韶仁,1994: 108)。 製作技術:透孔六角編法 風格特色:典型雅美(達悟)式背負籐籠,只會用水籐編製而成,圓形,底較大口較小,口緣下有6個耳,帶背負繩。 文化意義:雅美.....more
在上背部(徐瀛洲、徐韶仁,1994: 108)。 製作技術:六角透孔編法 風格特色:典型雅美(達悟)式背負籐籠,只會用水籐編製而成,圓形,底較大口較小,口緣下有6個耳,帶背負繩。 文化意義:雅美(達悟.....more
籐有圈足。 使用方法/時機:日常生活汲水所用。 製作技術:燒、編 風格特色:汲水的水壺多為凹底或平底的鼓腹小口壺。有時還加裝把手、提繩或提網等,以便置於頭頂或手提運送(胡家瑜、崔伊蘭,1998.....more
行橫條隆帶紋。 使用方法/時機:日常生活汲水所用。 製作技術:燒 風格特色:汲水的水壺多為凹底或平底的鼓腹小口壺。有時還加裝把手、提繩或提網等,以便置於頭頂或手提運送(胡家瑜、崔伊蘭,1998.....more
用方法/時機:日常生活汲水所用。 製作技術:燒 風格特色:汲水的水壺多為凹底或平底的鼓腹小口壺。有時還加裝把手、提繩或提網等,以便置於頭頂或手提運送(胡家瑜、崔伊蘭,1998: 224)。 文化意義.....more
:汲水的水壺多為凹底或平底的鼓腹小口壺。有時還加裝把手、提繩或提網等,以便置於頭頂或手提運送(胡家瑜、崔伊蘭,1998: 224)。 文化意義:製陶主要是男人的工作,女人只能幫忙去除陶土中的碎石及雜物.....more
sivathun、男女通用網袋taukan三種。男性擔任自搓繩、結網到染色等過程的工作居多。基本上, davath和sivathun的製作不需借助任何道具,手腳並用即可,taukan則用鉤網棒鉤製(徐瀛洲、徐.....more
較窄,於兩端各穿二孔,以麻繩由裡向外穿出打結,可自由調整鬆緊(李莎莉,1998 : 145)。 文化意義:男子自十二、三歲起即開始佩帶,是要使腰部細直,體態優美,兼具節食功能。直到四、五十歲已出草及狩.....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