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繩 在 臺灣原住民族 分類當中

符合的藏品

中文名稱:男子獸皮後敞褲(AT001535)

中文名稱:男子獸皮後敞褲(AT001...

所屬族群:鄒族 典藏單位:國立臺灣博物館人類學組 長(mm):1026 其他測量值(mm):腰部綁782、780 淨重(g):390 型式:實體物件 數位化執行單位:國立臺灣博物館人類學組 中文名.....more

886/1309
中文名稱:椰殼提水器(AT001572)

中文名稱:椰殼提水器(AT001572...

褐色 形狀:球形 型制/特徵描述:小椰子殼去皮、削掉上端而成,鑿兩孔以繫提。 功能:飲食用具 製作技術:削、鑽孔 使用方法/時機:提水用小容器。 文化意義:根據日本學者國分直一、鹿野忠雄及瀨川孝吉所.....more

887/1309
中文名稱:驅惡靈刀(AT001653)

中文名稱:驅惡靈刀(AT001653)

人類學組 中文名稱:驅惡靈刀(AT001653) 英文名稱:Knife 舊登錄名稱:番劍 族語名稱:takurus 主材質:金屬、木、籐 顏色:黑褐色 型制/特徵描述:刀身鐵質,柄及鞘木質,柄綁一.....more

888/1309
中文名稱:男子獸皮後敞褲(AT001695)

中文名稱:男子獸皮後敞褲(AT001...

所屬族群:鄒族 典藏單位:國立臺灣博物館人類學組 長(mm):946 寬(mm):686 其他測量值(mm):腰部綁745、755 淨重(g):226 型式:實體物件 數位化執行單位:國立臺灣博物.....more

889/1309
中文名稱:披肩(AT001823)

中文名稱:披肩(AT001823)

所屬族群:泰雅族 典藏單位:國立臺灣博物館人類學組 長(mm):856 寬(mm):939 其他測量值(mm):綁長304、324 淨重(g):358 型式:實體物件 數位化執行單位:國立臺灣博物.....more

890/1309
中文名稱:披肩(AT003699)

中文名稱:披肩(AT003699)

所屬族群:泰雅族 典藏單位:國立臺灣博物館人類學組 長(mm):636 寬(mm):1080 其他測量值(mm):綁長528、522 淨重(g):502 型式:實體物件 數位化執行單位:國立臺灣博.....more

891/1309
中文名稱:籐背籠(AT003935)

中文名稱:籐背籠(AT003935)

色:典型雅美(達悟)式背負籐籠,會用水籐編製而成,圓形,底較大口較小,口緣下有6個耳,帶背負。 文化意義:雅美(達悟)人以背負方式搬運物品時慣用的背籠,使用水籐編製而成,男女皆可使用(徐瀛洲、徐韶仁.....more

892/1309
中文曲名:無

中文曲名:無

tjakanga,製作許多樓梯,有短有長,用皮所做的索連接起來,但是,豎立起來時,卻變成弓形的樓梯,通到tjakisuvung家。 樂曲背景:最後這一句話,是不可能發生的事,以引起大家一陣歡笑 採集者-漢名:洪.....more

893/1309
中文名稱:椰鬚背心(AT004023)

中文名稱:椰鬚背心(AT004023)

Palm Bark Sleeveless Jacket 登錄名稱:棕甲 顏色:褐色 型制/特徵描述:椰子莖葉剪縫成之背心,對襟,無領、無袖,邊綴麻。 紋飾:無 功能:雅美族男子外出拜訪、耕作或出海捕魚時.....more

894/1309
以往名稱:漁叉

以往名稱:漁叉

,這種地區魚產豐富,所以他們捕魚很盛,經常使用的漁具有:漁筌、漁簍、漁簾、漁網、漁叉、釣竿等,漁簾是阿美族人集體捕魚時所使用的器具。 材質:木、麻 製作技術:札、編織 編目號:3350 .....more

895/1309
以往名稱:皮帽

以往名稱:皮帽

集地點:屏東縣霧台鄉 文物用途:儀禮宴會時頭目戴 內容描述:直徑19公分*圓周55公分*高20.5公分 以三塊大、小不等的軟鹿皮製,成狀如消防帽,帽沿往上翻摺,以皮縫之。後遮片高約10.5公分,約.....more

896/1309
標本名稱:馘首成功標幟

標本名稱:馘首成功標幟

垂條間由一條麻橫向串連固定;現今有些垂條已斷裂殘缺。這是用來誇耀馘首者的勇譽標幟,將之綁在長竿上吊掛屋前或樹上讓它翻飛;慶祝儀式之後再移至頭骨架旁豎立。 伊能記載此物東部社群稱為『buragaya.....more

897/1309
標本名稱:口簧琴

標本名稱:口簧琴

的使用,其基本構造大致相同;皆以一截長約10公分的小竹片作為琴身,中間穿有長孔,安置細長舌狀的竹或銅製簧片。琴身前後兩端各鑽一小孔穿繫麻。吹奏時左手握住琴身將其置於唇間;右手手指不斷拉扯右端麻,使.....more

898/1309
標本名稱:馘首成未邾m

標本名稱:馘首成未邾m

一塊新月形的檜木片,下弦垂吊13條蓪草心輪圈串成的垂條;每串垂條原平均長約63公分,由30個蓪草心輪圈串成,各垂條間由一條麻橫向串連固定;現今有些垂條已斷裂殘缺。這是用來誇耀馘首者的勇譽標幟,將之綁.....more

899/1309
標本名稱:口簧琴

標本名稱:口簧琴

灣原住民各族群中均有廣泛的使用,其基本構造大致相同;皆以一截長約10公分的小竹片作為琴身,中間穿有長孔,安置細長舌狀的竹或銅製簧片。琴身前後兩端各鑽一小孔穿繫麻。吹奏時左手握住琴身將其置於唇間;右手.....more

900/1309

繩 在 臺灣原住民族 分類當中 的相關搜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