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_繪 在 人類學 分類當中

符合的藏品

主要名稱:拖鞋

主要名稱:拖鞋

多以黑布為底,單一大花圖案,繡滿鞋面,或飾以花葉盤繞,刺繡圖案是描在紙張上,然後將紙樣固定於鞋面,再以各色繡線依照圖案紮紙刺繡於布上。客家婦女刺繡圖案大都講究對稱平衡,南部六堆地區拖鞋鞋面多為大朵花.....more

301/876
主要名稱:拖鞋

主要名稱:拖鞋

以黑布為底,單一大花圖案,繡滿鞋面,或飾以花葉盤繞,刺繡圖案是描在紙張上,然後將紙樣固定於鞋面,再以各色繡線依照圖案紮紙刺繡於布上。客家婦女刺繡圖案大都講究對稱平衡,南部六堆地區拖鞋鞋面多為大朵花卉.....more

302/876
名稱:富里鄉東里村邱家古厝

名稱:富里鄉東里村邱家古厝

國匠師建造而成,據說耗費了九千餘日幣,主體結構歷時2年完工,為傳統客家夥房建築,其細部如正身屋頂、外牆彩,以及室內正廳的彩與字畫題皆出自邱鎮邦之手,至昭和6年間(西元1931年)才告完成,被推崇是.....more

303/876
標本名稱:木雕人像

標本名稱:木雕人像

:伊能採集的木雕彩人像,雕刻風格和裝飾表現相當特殊。原始記錄記載這些雕像是漢式神像,但由其裝飾風格和雕刻手法來看,推測應該是少見的平埔立雕人像。不過,由於資料有限,還無法肯定雕刻的人物究竟是平埔祖先.....more

304/876
標本名稱:木雕人像

標本名稱:木雕人像

.144.1/anpweb/unit1.htm) 物品弁遄G宗教祭儀用品 材質:木器 製作技術:雕刻 說明:伊能採集的木雕彩人像,雕刻風格和裝飾表現相當特殊。原始記錄記載這些雕像是漢式神像,但由其裝飾風.....more

305/876
中文名稱:槍

中文名稱:槍

:幹上以紅、黑相間圖案 型制/特徵描述:插幹式槍。鏃狹長形如柳葉,雙面各帶一中脊,鏃插於木幹中。幹之承鏃部位紮一圈寬23.26mm之半球形籐圈,籐圈外塗以膠質,緊接籐圈之後,則包以一圈鐵皮,包鐵.....more

306/876
生番人形(泥塑人像)

生番人形(泥塑人像)

:300 工藝藝術 生番人形(泥塑人像) 國立臺灣博物館原住民文物數位典藏計畫網站 台東縣蘭嶼鄉 主要材質:泥土 顏色:深褐、黑、白 功能:彩立姿泥塑人像 型制/特徵描述:石膏男像,戴籐盔,著籐甲.....more

307/876
生番人形(泥塑人像)

生番人形(泥塑人像)

藝藝術 生番人形(泥塑人像) 國立臺灣博物館原住民文物數位典藏計畫網站 主要材質:泥土 顏色:黃 紋飾:彩 型制/特徵描述:彩立姿泥塑男性人像,立於一圓形底座;形制為戴頭目用皮帽、項飾、胸飾及耳飾.....more

308/876
生番人形(泥塑人像)

生番人形(泥塑人像)

藝藝術 生番人形(泥塑人像) 國立臺灣博物館原住民文物數位典藏計畫網站 主要材質:泥土 顏色:白、灰、黃、淺藍 紋飾:彩 型制/特徵描述:彩立姿泥塑人像,立於一圓形底座;形制為一裹頭巾、戴頸飾及項.....more

309/876
題名:客路-古道古橋關西路

題名:客路-古道古橋關西路

本資料,更可以在閱讀本書當中,完成一趟躍然紙上的古道、古橋之歷史散步。書裡的單元,可以簡單用下列方式來分:古道、古橋的今昔:以人文樸實的手地圖描出各古道、古橋的歷史特色,同時以文字敘述今其今昔歷史.....more

310/876
緬甸南大寨勘界會議--邊境諸部頭目來會

緬甸南大寨勘界會議--邊境諸部頭...

發生「班洪事件」,英兵為了礦產資源攻打班老下城,中英雙方乃磋商設立勘界委員會,職責在將未定界之界線,實地查明,並於地圖之上。 中英雙方在緬甸南大寨舉行會議時,曾經召集邊境諸部頭目來會(如圖),大部分.....more

311/876
緬甸南大寨勘界會議--邊境諸部頭目來會

緬甸南大寨勘界會議--邊境諸部頭...

發生「班洪事件」,英兵為了礦產資源攻打班老下城,中英雙方乃磋商設立勘界委員會,職責在將未定界之界線,實地查明,並於地圖之上。 中英雙方在緬甸南大寨舉行會議時,曾經召集邊境諸部頭目來會(圖十四),大部.....more

312/876
人畜在獨木舟上渡孟定河

人畜在獨木舟上渡孟定河

中英滇緬條約,均未完全確認滇緬南段界線,加以1934年2月發生「班洪事件」,英兵為了礦產資源攻打班老下城,中英雙方乃磋商設立勘界委員會,職責在將未定界之界線,實地查明,並於地圖之上。 方國瑜在《滇西.....more

313/876
糯莪營帳

糯莪營帳

界線,加以1934年2月發生「班洪事件」,英兵為了礦產資源攻打班老下城,中英雙方乃磋商設立勘界委員會,職責在將未定界之界線,實地查明,並於地圖之上。 方國瑜在《滇西邊區考察記》描述此段行程如下:「十.....more

314/876
名稱:新北勢庄東柵門

名稱:新北勢庄東柵門

村落的交通孔道。1900年(明治三十三年)間庄民重建東柵門,紅磚牆體撐起二坡硬山式的屋頂,勾出樸實的屋脊和馬背。有意思的是,即使在日本人的統治下,重建石碑的落款年號,竟然停留在「光緒」的字樣,或許這.....more

315/876

_繪 在 人類學 分類當中 的相關搜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