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翻 在 人類學 分類當中

符合的藏品

主要名稱:割耙

主要名稱:割耙

數位化執行單位:臺灣客家文化中心籌備處 主要名稱:割耙 原詮釋資料:農田土後用以切碎泥塊、切斷雜草之整地用農具,可將田中已腐爛的雜草割碎成為有機肥。用法是將繩索綁在割耙兩端以牛拖拉,人站在割耙架上.....more

1096/2651
主要名稱:耙

主要名稱:耙

公司 數位化執行單位:臺灣客家文化中心籌備處 主要名稱:耙 原詮釋資料:農田土後用以切碎泥塊、切斷雜草之整地用農具,可將田中已腐爛的雜草割碎成為有機肥。用法是將繩索綁在割耙兩端以牛拖拉,人站在割耙架.....more

1097/2651
主要名稱:豬油甕

主要名稱:豬油甕

防止家中牲禽打。 文物系統代碼:PTHM013.001 .....more

1098/2651
主要名稱:飯桶架

主要名稱:飯桶架

將飯桶端置飯桶架上,飯桶架往往放在餐桌附近靠牆壁的位置,一則盛飯方便,再則可防家禽食。 文物系統代碼:PTHM056.002 .....more

1099/2651
主要名稱:牛軛及水子軛

主要名稱:牛軛及水子軛

犁耙以便犁田、土,或可將牛軛的兩端綁在牛車的車轅上,就可以拖動牛車,以利牛隻拖引犛前進。 文物系統代碼:KHMN00011 .....more

1100/2651
主要名稱:五指扒

主要名稱:五指扒

的作用,使用於犛鬆旱田之後及水田插秧前的一次耙地使用。 文物系統代碼:KHMN00028 .....more

1101/2651
主要名稱:水子軛

主要名稱:水子軛

:開物國科技文化事業有限公司 數位化執行單位:臺灣客家文化中心籌備處 主要名稱:水子軛 原詮釋資料:木製,鐵環圈固定一側,用以連接牛隻與犛具,利用繩索連接牛軛與犛槃的部位,以利牛隻拖引犛前進土。 文.....more

1102/2651
主要名稱:割耙

主要名稱:割耙

數位化執行單位:臺灣客家文化中心籌備處 主要名稱:割耙 原詮釋資料:農田土後用以切碎泥塊、切斷雜草之整地用農具,可將田中已腐爛的雜草割碎成為有機肥。用法是將繩索綁在割耙兩端以牛拖拉,人站在割耙架上.....more

1103/2651
主要名稱:割耙

主要名稱:割耙

數位化執行單位:臺灣客家文化中心籌備處 主要名稱:割耙 原詮釋資料:農田土後用以切碎泥塊、切斷雜草之整地用農具,可將田中已腐爛的雜草割碎成為有機肥。用法是將繩索綁在割耙兩端以牛拖拉,人站在割耙架上.....more

1104/2651
主要名稱:香爐

主要名稱:香爐

質描述:陶瓷 攝影者:中國科技大學文化資產研究中心 數位化執行單位:臺灣客家文化中心籌備處 主要名稱:香爐 原詮釋資料:屬神明爐,形制為圓形描金霽染瓷爐,屬於爐口外的披爐。此爐雖有三支爐腳,僅為裝飾.....more

1105/2651
主要名稱:香爐

主要名稱:香爐

質描述:陶瓷 攝影者:中國科技大學文化資產研究中心 數位化執行單位:臺灣客家文化中心籌備處 主要名稱:香爐 原詮釋資料:為林家祠內供奉玄天上帝的神明爐,形式屬於爐口外的披爐。其材質為陶瓷;型制為圈足.....more

1106/2651
主要名稱:耳將軍(順風耳)

主要名稱:耳將軍(順風耳)

要名稱:耳將軍(順風耳) 原詮釋資料:廟方修後日治時期重立之神像。眼將軍和耳將軍是媽祖得力的部屬,一般來說,祂們都身披戰袍。衣穿官服,頭戴官帽的金精、水精將軍則較少見。以前廟宇階級分明,唯有官拜的媽.....more

1107/2651
主要名稱:眼將軍(千里眼)

主要名稱:眼將軍(千里眼)

要名稱:眼將軍(千里眼) 原詮釋資料:廟方修後日治時期重立之神像。眼將軍和耳將軍是媽祖得力的部屬,一般來說,祂們都身披戰袍。衣穿官服,頭戴官帽的金精、水精將軍則較少見。以前廟宇階級分明,唯有官拜的媽.....more

1108/2651
高北犁(高北犁)

高北犁(高北犁)

耕種作業工具分類:整地機具 使用場合:用於土、作畦、培土、開溝施肥用 操作人力:1 使用壽命:5~10年 使用方法:此犁係由日本引進,後經改良以適合台灣。此犁優點為可藉由在裝置在犁身上的調整螺絲,簡.....more

1109/2651
鏟子(砂鏟)

鏟子(砂鏟)

:台灣 用途:稻作耕種作業工具分類:雜項機具 使用場合:供鏟砂石、泥土、鏟穀物、豆類及攪拌合等使用 7 使用壽命:10年 使用方法:腳踏式的挖土工具,藉腳踏時加上體重,可以挖深而不費力,以補助鋤頭不足.....more

1110/2651

翻 在 人類學 分類當中 的相關搜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