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觸 在 地質 分類當中

符合的藏品

中文名:鳥蛤科

單位: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地質學組無脊椎動物化石學 中文名:鳥蛤科 簡介:  殼體略呈心型,小-大型;兩殼相等,通常膨脹;殼前後略不等邊,殼高一般大於殼長;殼頂突出而內彎,以致左右殼的殼頂幾乎互相接.....more

196/245

中文名:紅鋅礦

則為單面形。在自然界中,常以塊狀產出。顏色多呈紅色至橙色,黃色較少。具有橙黃色條痕、硬度為4~4.5、比重高達5.6,為其重要物理特性。   紅鋅礦主要產在美國紐澤西州Flanklin地區之接變質的.....more

197/245

中文名:白鎢礦

產在接變質礦床或高溫熱液礦床內,它是一種高溫礦物,不易熔融,為鎢的主要來源之一。" 化學性質:溶於酸 晶系:正方 集合體型態:塊狀 解理(斷口):斷口 顏色:橙 光澤:金剛 條痕:溶於酸 比重.....more

198/245

中文名:透閃石

「台灣玉」,主要是由細小纖維狀的透閃石和陽起石相互交織而成的固溶體,並含少量的透輝石、綠泥石、蛇紋石、方解石、石墨或磁鐵礦等礦物,主要產於花蓮縣豐田地區的蛇紋岩和石墨質絹雲母石英片岩的接帶,是經熱水換.....more

199/245

中文名:火成岩

表,與空氣接;或火山在海底噴發,岩漿與海水接,則岩漿急驟冷卻,這樣生成的礦物顆粒極為細小,肉眼常不能辨識。玄武岩就是在這種情況下生成的。如果岩漿更快速的冷卻,以致未能有礦物晶出,而以玻璃物質為主.....more

200/245

中文名:菊珊瑚科

的模式種,以保留「菊珊瑚科」這個具有悠久歷史並廣為使用的科名。   菊珊瑚科有個體型與群體型類別,群體發育方式為手環內與手環外出芽;群體的外形為枝狀、叢狀、柱狀、團塊狀、葉片狀、板葉狀或表覆生長皮.....more

201/245

中文名:變質作用中之化學變化

化學變化,並達到新的平衡狀態。 變質作用進行之際,其化學變化可能由兩種方式進行,一為交代變質作用,一為變質分化作用,二者可能同時進行。當有液體參與反應,或於接變質作用時,其成分可能略有改變,為不可避.....more

202/245

中文名:節要

以板岩及千枚岩為主。第四紀地層之主要組成物為黏土、砂、礫、和岩塊。大南澳片岩、南蘇澳層和廬山層間以斷層相接。 就岩石材料本身而言,南澳片麻岩、變質泥質沉積岩、石英片岩屬硬岩型;和仁片麻岩、角閃岩、黑.....more

203/245

中文名:小昆明蟲屬

度薄,礦化弱;在兩片殼辦表面的背側前端,各有一個顯著的瘤狀突起,背側後部有一斜向前腹側的突出後脊;殼表突出的邊緣之外有一較平坦的邊緣帶。   蟲體大部分都包覆於雙瓣殼內,在前端有一對可伸出殼緣的鬚.....more

204/245

中文名:娜羅蟲屬

刺;腹側位置有口與口板組合體,口板兩側各有1根向前伸出的鬚;頭部內有1對呈多分叉狀的消化盲管,與其後的主消化道相連。   體甲略呈半橢圓形,有多對小側刺與兩個較大的後側刺,後側刺間的體甲向前方圓弧度.....more

205/245

中文名:瓦普塔蝦屬

略膨大;腹側前端有一對帶柄複眼,以及1對很長、多分節的鬚;殼瓣內有大約10個體節,每1個體節有1對雙支形附肢;每支內足由13個肢節構成,末端肢節爪狀;外足細長,後緣有長而密的剛毛。   殼瓣後方為不.....more

206/245

中文名:抱怪蟲屬

:"  蟲體扁平;頭前有一對帶柄大眼,沒有鬚;軀幹寬,兩側有11對槳狀肢葉,其上有脈狀支撐結構;有尾扇,可能與奇蝦(Anomalocaris)相同,均是由3對互相連接的片狀結構所組成;有1對自尾扇背側.....more

207/245

中文名:白榴基玄武岩

狀火山小丘。主要由鹼性玄武岩和出露在其南麓的少量火山碎屑岩構成。其與上覆之第四紀臺地礫石層及下接之上新世沈積岩層均呈不整合接關係,所產出的火山岩屬玄武岩類的白榴基玄武岩,即岩石的基質中除有鹼性長石之.....more

208/245

中文名:草嶺山的白榴基玄武岩

四紀臺地礫石層及下接之上新世沈積岩層均呈不整合接關係,所產出的火山岩屬玄武岩類的白榴基玄武岩,即岩石的基質中除有鹼性長石之外,甚至含有白榴石,為一種鉀含量相當高的玄武岩,岩石中還經常發現挾有沈積岩捕.....more

209/245

中文名:鎂鐵閃石

),兩者並構成完全固溶體系列。鎂鐵閃石主要產在經接變質或區域變質之基性岩內,例如:角閃岩(Amphibolite)便是,常與普通角閃石(Hornblende)和斜長石(Plagioclase)等礦物共.....more

210/245

觸 在 地質 分類當中 的相關搜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