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簡| 在 省籍或族群 分類當中

符合的藏品

標題:祖父的栽培

標題:祖父的栽培

,曾踏遍大江南北,歷經槍林彈雨。來台後,竭盡其力進修興工作:榮獲碩士學位,官至任十三職等職務,成家立業,闔家歡樂。傾夜捫心,刻骨永銘,感懷祖父恩情,辛苦教誨栽培,無不涕零! 摘要:高宗仁回憶少時祖父.....more

31/41
標題:祭拜祖母、父母親墓園

標題:祭拜祖母、父母親墓園

換上憲兵學校招考的招牌和章,同行同學未加猶豫,一同報考憲兵學校,不辭而別鄉井離親人。其後數十寒暑,過著舉目無親的漂泊歲月;民國44年底以前,隨憲兵團隊,服務海峽兩岸地區勤務,其間或因稟賦不敏,性格鈍.....more

32/41
標題:家人團圓照

標題:家人團圓照

人團圓照   少小離家老大回…這句詩篇,真摯地述,我榮民一個鮮活的寫照。我本著榮民的一份子,對鄉土之情,家園之愛,思親一切,無不感慨萬千。在這半世紀的時間裡,一萬八千多個日升月落的歲月中,真不.....more

33/41
標題:家人掃墓照

標題:家人掃墓照

眾多親人一同祭祖,自感有愧孝道,內心浮現「子欲養而親不待」的強烈感受。五張照片均為梁芳來返親祭祀祖墳所攝。 梁芳來的返鄉感言:家人掃墓照 「少小離家老大回…」這句詩篇,真摯地.....more

34/41
標題:參展兩岸文化交流照

標題:參展兩岸文化交流照

。 梁芳來的返鄉感言:參展兩岸文化交流照   「少小離家老大回…」這句詩篇,真摯地述了我榮民一個活的寫照。我本著榮民的一份子,對鄉土之情,家園之愛,思親之切,無不感慨萬千。   在這本世紀的時.....more

35/41
標題:懷念老爺

標題:懷念老爺

的一生,多是受環境左右,甚少是我自己的主動決定。正是『百年光陰如流水,一世浮華似行雲』。」這是老岳父在回憶錄自序的最後一段話。原稿上的字跡栩栩如生,斯人已矣。回憶錄只寫了數十頁,如今斷片片散落,一如.....more

36/41
標題:台東大武披星新村天后宮

標題:台東大武披星新村天后宮

,取名為天后宮。自此風調雨順,漁獲尤為豐收。民國四十四年二月八日大陳故居因烽火連天,無法再居住,於是政府命全島居民隨政府遷台,村民為感念菩薩之庇祐,故隨村民一起來台。初以陋庫房暫奉菩薩,至民國五十八.....more

37/41
標題:宜蘭頭城忠孝新村天后宮

標題:宜蘭頭城忠孝新村天后宮

眾護駕渡海,庇祐島民,供奉於大溪忠孝新村大禮堂,因大禮堂不具廟宇之外觀,設備陋,規模不廣,嗣經地方鄉親父老策劃籌謀,多方經營,本村青年弟子同心協力,黽勉以赴,各界善信慷慨解囊,隨緣樂助,於六十一年遂.....more

38/41
標題:親人迎接與家人團圓

標題:親人迎接與家人團圓

祭拜。   民國77年正月初三偕妻洪氏,懷著既驚又喜的心情踏上回鄉,對於飽經戰亂及離鄉之苦的我們來說是最大的福音,20年前欲想探親直是天方夜譚,然而拜政府德政所賜,如願以償。記得,先總統蔣公曾.....more

39/41
標題:返鄉探親夢

標題:返鄉探親夢

侯接受統戰部(左一)及黨委書記(右一)的歡迎;第五張照片是崔建侯與外甥張志儒合影   崔建侯的返鄉感言:返鄉探親夢 兩岸開放通郵的前兩年,我就按耐不住了,試探性的偷偷寫了封極其單的.....more

40/41
標題:我父親照片

標題:我父親照片

重心,親朋好友停失憑依,無不前來跪祭,故父親之喪事,單而隆重;獨不孝的我,病不能親嘗湯藥,死不臨其棺,葬不臨不穴,「樹欲靜而風不息,子欲養而親不待」,是我引為終生之遺憾!(母親於38年去世,因無攝照.....more

41/41
上一頁
第 3 頁
共 3 頁

簡| 在 省籍或族群 分類當中 的相關搜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