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觸 在 影音 分類當中

符合的藏品

中文曲名:無

中文曲名:無

﹞,這是魯凱族民第一次大量接麵粉的開始。二年後,霧台教會成立,麵粉已成為村民的主要食物之一。村民因拙於料理,以煮麵團較為常見。但將麵團投入沸騰的開水,灶上又是猛烈的柴火,煮後的麵團硬硬的,吃起來別有一.....more

1/6

彭春林訪談 -實際操作

位典藏資料庫 屏東縣 內埔鄉(912) 實作部分彭春林老師為我們示範貼布繡,圖案是蝴蝶角,然後在角中加入表情,用一百多種剪法剪出圖案,排列組合的方式達到空間的轉換的表現。實作方面彭春林老師為我們示.....more

2/6

麥承山訪談 -文化傳承

位典藏資料庫 台東縣 金峰鄉(964) 麥老師為了把原住民傳統的陶甕文化傳承下去,便在學校的鄉土課程中加入了陶藝教學,透過親子陶藝創作及陶藝牆,讓更多人接原住民的陶甕文化。課程中除了傳授一些捏陶技巧.....more

3/6

麥承山訪談 -創作理念

位典藏資料庫 台東縣 金峰鄉(964) 因為麥承山老師居住的地方是排灣族較多的正興部落,所以當初創作主要以排灣族為主,後來也陸續在創作中加入了一些魯凱元素。在開始接陶壺時,當地的陶壺文化早已流失,沒.....more

4/6

彭春林訪談 -作品介紹

位典藏資料庫 屏東縣 內埔鄉(912) 蝴蝶系列第二代,,以植物染製作出的作品。以藍色系的色彩搭配來製作此作品,此色系的作品給人一種較冷冽感、較憂鬱感,以連續的蝴蝶鬚的圖紋,加上貼布繡再使用較亮的藍.....more

5/6

麥承山訪談 -創作生涯

位典藏資料庫 台東縣 金峰鄉(964) 麥承山老師是魯凱族人,國小三年級時隨父母從屏東阿禮部落,遷居至台東排灣族較多的正興部落。當初會接陶壺純屬偶然,因為有一次回去阿禮部落剛好看到撒古流老師在製作陶.....more

6/6

觸 在 影音 分類當中 的相關搜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