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7 在 鶴鱵目 分類當中

符合的藏品

中文名:垂鬚飛魚

中文名:垂鬚飛魚

孔兩對,大形,近於眼前。鰓裂寬,鰓膜在喉峽部游離;鰓耙數6-7 + 15-16 = 22-23。鰾大,向後延長;腸簡單,無幽門及盲囊。體被圓鱗,大而薄,易脫落;頭部多少被鱗;側.....more

1/79
中文名:垂鬚飛魚

中文名:垂鬚飛魚

孔兩對,大形,近於眼前。鰓裂寬,鰓膜在喉峽部游離;鰓耙數6-7 + 15-16 = 22-23。鰾大,向後延長;腸簡單,無幽門及盲囊。體被圓鱗,大而薄,易脫落;頭部多少被鱗;側.....more

2/79
中文種名:納氏斑鰭飛魚

中文種名:納氏斑鰭飛魚

.8倍。頭長短於背鰭起點至尾鰭上葉起點之間距。吻鈍短。口開於前端,下頜略短於上頜;兩頜有3尖頭齒;腭骨具弱齒。鼻孔兩對,大形,近於眼前。鰓裂寬,鰓膜在喉峽部游離;鰓耙數6-7 + 15-16 = 22.....more

3/79
中文種名:扁鶴鱵

中文種名:扁鶴鱵

年月日:1998/7/3 鑑定者:吳春基 鑑定者英文名:C. J. Wu 行政院農業委員會 水產試驗所 中文種名:扁鶴鱵 學名:Ablennes hians 水產試驗所臺灣東部黑潮漁業文化數位典藏 採.....more

4/79
中文名:細身飛魚

中文名:細身飛魚

對,大形,近於眼前。鰓裂寬,鰓膜在喉峽部游離;鰓耙數5-7 +14-22 = 21-29。鰾大,向後延長;腸簡單,無幽門及盲囊。體被圓鱗,大而薄,易脫落;頭部多少被鱗;側線甚低.....more

5/79
中文名:喬氏吻鱵

中文名:喬氏吻鱵

之4.0-4.5倍,為體高之10.7-12.8倍。鼻乳突呈絲狀。下頜遠較上頜突出,成扁平長喙,喙長約為頭長之1.8倍;上頜短小,呈三角形,三角形之長大於寬,中央隆起而呈弧狀,被鱗;兩頜具單尖頭齒。第一.....more

6/79
中文名:董氏異鰭鱵

中文名:董氏異鰭鱵

of Taiwan(http://fishdb.sinica.edu.tw) 型態特徵:體延長,略側扁,標準體長為頭長之3.7-4.4倍,為體高之7.2-8.6倍。鼻乳突長而尖,且高聳突出於鼻孔,其長超過眼.....more

7/79
中文名:阿戈飛魚

中文名:阿戈飛魚

,齒微小;顎骨無齒。鼻孔兩對,大形,近於眼前。鰓裂寬,鰓膜在喉峽部游離;鰓耙數5-7+ 16-17 = 121-23。鰾大,向後延長;腸簡單,無幽門及盲囊。體被圓鱗,大而薄,易脫.....more

8/79
中文名:杜氏下鱵

中文名:杜氏下鱵

.4倍;上頜短小,其頂部呈三角形,被鱗,三角形之長為寬之0.6-0.9倍。眼前溝呈T形,具向後分支。眼徑為眼前骨長之1.7-2.2倍;具眶前脊。上下頜具細小三峰齒。第一鰓弓上鰓耙33-47(通常為38.....more

9/79
中文名:長鱵

中文名:長鱵

(http://fishdb.sinica.edu.tw) 型態特徵:體頗延長,甚側扁,呈帶狀,標準體長為頭長之6.3-7.4倍,為體高之13.2-13.6倍。鼻窩內有一發達肉質突起之鼻乳突。下頜顯著向前.....more

10/79
中文名:阿戈飛魚

中文名:阿戈飛魚

,齒微小;顎骨無齒。鼻孔兩對,大形,近於眼前。鰓裂寬,鰓膜在喉峽部游離;鰓耙數5-7+ 16-17 = 121-23。鰾大,向後延長;腸簡單,無幽門及盲囊。體被圓鱗,大而薄,易脫.....more

11/79
中文名:細身飛魚

中文名:細身飛魚

對,大形,近於眼前。鰓裂寬,鰓膜在喉峽部游離;鰓耙數5-7 +14-22 = 21-29。鰾大,向後延長;腸簡單,無幽門及盲囊。體被圓鱗,大而薄,易脫落;頭部多少被鱗;側線甚低.....more

12/79
中文名:長鱵

中文名:長鱵

(http://fishdb.sinica.edu.tw) 型態特徵:體頗延長,甚側扁,呈帶狀,標準體長為頭長之6.3-7.4倍,為體高之13.2-13.6倍。鼻窩內有一發達肉質突起之鼻乳突。下頜顯著向前.....more

13/79
中文名:杜氏下鱵

中文名:杜氏下鱵

.4倍;上頜短小,其頂部呈三角形,被鱗,三角形之長為寬之0.6-0.9倍。眼前溝呈T形,具向後分支。眼徑為眼前骨長之1.7-2.2倍;具眶前脊。上下頜具細小三峰齒。第一鰓弓上鰓耙33-47(通常為38.....more

14/79
中文名:喬氏吻鱵

中文名:喬氏吻鱵

之4.0-4.5倍,為體高之10.7-12.8倍。鼻乳突呈絲狀。下頜遠較上頜突出,成扁平長喙,喙長約為頭長之1.8倍;上頜短小,呈三角形,三角形之長大於寬,中央隆起而呈弧狀,被鱗;兩頜具單尖頭齒。第一.....more

15/79
第 1 頁
共 6 頁
下一頁

7 在 鶴鱵目 分類當中 的相關搜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