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後字詞)無法查詢, 因為 聯合目錄 的查詢上限是256個字。
符合的藏品
共找到 27 筆符合的資料
台北賓館(原總督官邸)
。 戰後由國府接收,改為臺北賓館,隸屬外交部,一九五二年中日和約在此館簽字。另外,重要國宴常在此舉行,或利用其庭園舉辦園遊會。近年又常作為國建會開會場所,在臺灣近代史上有其重要地位。 .....more
- 1/27
台灣開拓史料蠟像館(原英商德記...
:其它 一、所具歷史、文化、藝術、科學、紀念或其他學術價值: 德記洋行為清咸豐八年(1 8 5 8),中英簽訂天津條約之後,清廷准開台灣(安平)與淡水二港口岸,英商馬遜(J.C. MASSON.....more
- 2/27
米店內部現在擺放消防用品
乏,為了使米糧供應不間斷,林場與米商簽訂了「特約米店」,林田山的米糧雖全由特約米商來供應,為防止米糧貨源中斷,或米商哄抬壟斷價格,林場與米商簽約來管制,其合約規定米商須按市價銷售供應,並從盈餘中提撥部.....more
- 7/27
「重修北極殿官紳舖戶各姓名碑記...
共同捐貲建桐山營公寓於廟後,以供營兵居住,即後殿及兩廂,並立公約碑在后殿,而為了避免營兵長期佔住或據為私有的情形發生,在清道光十七年(西元1837年)時,桐山營頭目和廟方董事以及里民街眾共同簽署了一份.....more
- 12/27
![](http://digitalarchives.tw/Images/site_detail/thumb/default.jpg)
5:淡水外僑墓園的介紹
「北京條約」來看,真正成為外國人的墓園,應自這條約簽定的時候,所以,英國領事館也從1870年(同治9年)開始管理墓園。但是,經過台灣與英國間的公文往返,英國領事館遲至1890年(光緒16年)才真正擁有.....more
- 13/27
原英商嘉士洋行倉庫 -3D模型2
、薩姆耳兄弟 重要事件:清咸豐十年(1860年),英法聯軍二次北上,清廷被迫簽訂北京條約,開放滬尾成為通商口岸。清同治元年(1862年),正式設關徵稅後,淡水港迅速成為北台灣第一大港,洋行林立,佔全台.....more
- 14/27
原英商嘉士洋行倉庫 -照片1
姆耳兄弟 重要事件:清咸豐十年(1860年),英法聯軍二次北上,清廷被迫簽訂北京條約,開放滬尾成為通商口岸。清同治元年(1862年),正式設關徵稅後,淡水港迅速成為北台灣第一大港,洋行林立,佔全台貿易.....more
- 15/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