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後字詞)無法查詢, 因為 聯合目錄 的查詢上限是256個字。
符合的藏品
共找到 245 筆符合的資料
中文種名:格氏鋸鱗魚
。陳等(2010)首次紀錄於墾丁。 漁業利用:一般以一支釣及延繩釣的方法捕獲。魚肉白,但質地較爛,煮湯時肉易散開且多溶解油質,因此適合抹鹽油煎食用。唯須注意其內臟可能累積熱帶海魚毒。而它的鱗片及棘刺尖.....more
- 123/245
中文種名:臺灣鋸鱗魚
,因此適合抹鹽油煎食用。唯須注意其內臟可能累積熱帶海魚毒。而它的鱗片及棘刺尖利,需小心刺傷。在水族館中也有人看上它鮮紅的體色,將它飼養做為觀賞魚。 中文;英文 全球唯一識別碼:urn:lsid.....more
- 124/245
中文種名:黑鰭新東洋金鱗魚
合抹鹽油煎食用。唯須注意其內臟可能累積熱帶海魚毒。而它的鱗片及棘刺尖利,需小心刺傷。在水族館中也有人看上它鮮紅的體色,將它飼養做為觀賞魚。 中文;英文 全球唯一識別碼:urn:lsid:fishdb.....more
- 125/245
中文種名:黃帶新東洋金鱗魚
(2010)首次紀錄於墾丁。 漁業利用:一般以一支釣及延繩釣的方法捕獲。魚肉白,但質地較爛,煮湯時肉易散開且多溶解油質,因此適合抹鹽油煎食用。唯須注意其內臟可能累積熱帶海魚毒。而它的鱗片及棘刺尖利,需小心.....more
- 126/245
中文種名:鰻形細隱魚
則與尾鰭相連;無腹鰭。體呈暗色,散有許多的小黑斑;雄魚體色另具藍彩,雌魚則是黃彩;尾鰭上的黑斑色濃。 棲所生態:以寄生的方式生活在海星、海參或海膽的體內,以吃寄主之內臟為生。仔魚行浮游生活,在頸部具有.....more
- 127/245
中文種名:紋腹叉鼻魨
,北至日本南部及夏威夷群島,南至羅得豪島及拉帕群島。台灣各地海域均產。 漁業利用:肝臟及卵巢具劇毒,不可食用。常被當做觀賞用魚於水族館展示。 中文;英文 全球唯一識別碼:urn:lsid:fishdb.....more
- 133/245
中文種名:無斑叉鼻魨
域。主要以藻類、碎屑及小型底棲無脊椎動物為食。 地理分佈:分布於印度-西太平洋區,西起紅海、非洲東岸,東至印尼,北至日本南部。台灣主要分布於南部、北部及小琉球海域。 漁業利用:肝臟及卵巢具劇毒,不可食.....more
- 134/245
中文種名:輻紋叉鼻魨
。 地理分佈:分布於印度-西太平洋區,西起非洲東岸,東至薩摩亞,北至日本,南至新加勒多尼亞。台灣主要分布於南部及西部海域。 漁業利用:肝臟及卵巢具劇毒,不可食用。常被當做觀賞用魚於水族館展示。 中文;英.....more
- 135/2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