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覺@ 在 書法 分類當中

符合的藏品

行書 白居易詩 池上夜境

行書 白居易詩 池上夜境

野禽下,新睡時幽草香。 但問塵埃能去否,濯纓何必向滄浪。 DingQi_C-xian_O091 .....more

31/145
隸書條屏(原單位統一編號 02000408)

隸書條屏(原單位統一編號 02000...

具畫面張力與視效果。 基底材:紙 裝潢式樣:軸 印記類別:款識 | 鈐印 | 鈐印 印記書體:草書 | 篆書 | 篆書 印記刻作:× | 陽刻 | 陰刻 印記內文:丙辰年仲秋 顯忠 | 簡顯忠.....more

32/145
手抄寒玉堂聯文 (共49頁)

手抄寒玉堂聯文 (共49頁)

架浮香露滋 勇似相如將玉璧 辨同毛遂捧珠盤 葛洪丹竈生瑶草 逸少鵝池起墨波 兔毫書破三千櫝 鵒眼磨穿二十年 窮年讀易韋應絕 半世論文髮尚青 保存現況/外觀描述:現況良好 物件識別號碼.....more

33/145
行書對聯

行書對聯

書對聯 內文:曉光瑞華國 峰巒復山河 說明:此幅作品重視上下字間相連的筆意,筆勢自然流暢,書體自由,其筆法分明,分間布白疏密有致,結體穩定而氣勢開展,有一種清新明快的感,寫出自己的風格面貌,於筆墨間.....more

34/145
老悔 有感自詠 五言律

老悔 有感自詠 五言律

,第四行「惜春去不留」五個字較濃,視上較突出厚重,其他則較淡較輕,有淡有濃有輕有重是草書作品的要素;另外此篇在行氣上,似乎不像早期作品一樣有較大的跌宕,但有些游絲般的「副旋律」字,例如:流、酣、樂、積.....more

35/145
草書 李白 下江陵詩

草書 李白 下江陵詩

流放夜郎途中遇赦,返回江陵時所作。當然此時心情興奮無比,因此字裡行間均可感愉悅輕快的特質。 用筆方面,圓轉居多,線條節奏跳躍,熟用王鐸的漲墨,加大書作畫面的視縱深,信筆揮灑之間,頓挫飛白,拽掣乾枯.....more

36/145
初夏

初夏

。至於字的走勢方面,第一行落花寂三字垂直往下走;啼山鳥三字往右緩緩做一弧形移動。另外第二行的柳字末筆即拉出向左,青青渡三字形成一向左的弧形;渡字結尾到水、人兩字又向右呈一弧形。總而言之,.....more

37/145
四季雨(之二)-夏雨

四季雨(之二)-夏雨

,佈局緊湊,如滿樓風雨,消盡了炎炎夏日的熱氣,巧妙的視書藝創作,前無古人。(邱進江賞析說明) 此為先立主題的創作範例。欲表現夏雨淫肆,傾盆直落,充沛淋漓而煩暑盡消的意象,故將紙面先作一特殊處理,使所.....more

38/145
行書 夏荷

行書 夏荷

賞析:欣賞中國書法作品,可概分為視與文學二大層面。首先映入觀眾眼簾的是書法線條直接的美感,隨之閱讀文字的內容,牽動更深層的心靈交會。倘若書家能將文字內容與書體、書風結合,則為上乘之作。天鶴先生鑽研書.....more

39/145
楷書 五言絕 李白 獨坐敬亭山

楷書 五言絕 李白 獨坐敬亭山

飛盡」三字,字體稍大,但重心不同,「飛」字微向左傾,「盡」字末筆橫畫往右下稍降,在視上令人感到有眾鳥高飛盡的態勢。「孤雲」二字,孤的右方故意抬高,讓右下方留下一空間,雲的字體稍大而穩定,藉以表達原詩.....more

40/145
行書 嘉義人文對聯(下)

行書 嘉義人文對聯(下)

」,最具有氣韻流動連綿的感,並且善用墨色的濃淡飛白,加以表現。 第三、四字「催開」,用墨最少,呈現飛白的效果。配合「催」的字義,運筆催出速度感;而配合「開」的字義,內部二直畫刻意將距離拉大,此亦書家匠.....more

41/145
行書 朱熹詩 觀書有感-半畝方塘一鑒開

行書 朱熹詩 觀書有感-半畝方塘...

意象,其一是因為每列中心軸自然地欹側流動,宛如游魚般優美,節奏速度自在而輕快;其二是墨韻強烈反差,一如樂音強弱的配置,讓人直接由視感受進入聽聯想。整幅作品只蘸墨三次而成作,分別是在「半」字、「問.....more

42/145
行書中堂

行書中堂

鱸堆案 團金橘滿洲 水宮無限景 載與謝公遊 半歲依修竹 三時看好花 懶傾惠泉酒 點盡壑源茶 主席多同好 群峰伴不譁 朝來還蠹簡 便起故巢嗟 好懶難辭友 知窮豈念通 貧非理生拙 病養心功 小圃能留客.....more

43/145
隸書 對聯 (下) 寒蟬鳴我側

隸書 對聯 (下) 寒蟬鳴我側

、聽描摹孤單落寞的氣氛。想必天鶴先生書寫此作正逢秋風寒蟬的季節,也和曹植相同「感物傷我懷」。 天鶴先生以淡墨略參漢簡帛書風寫成,其中「蟬」字使用金文寫法,以加強書體錯綜的變化。根據李郁周、傅.....more

44/145
隸書 對聯(上) 秋風發微涼

隸書 對聯(上) 秋風發微涼

數日,是用自剖,與王辭焉,憤而成篇。」曹植橫遭猜忌氣憤難平,於是長篇自剖。詩的內容可概分為七段,此二句對聯屬於其中第四段,從觸、聽描摹孤單落寞的氣氛。想必天鶴先生書寫此作正逢秋風寒蟬的季節,也和曹.....more

45/145
上一頁
第 3 頁
共 10 頁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