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覺 在 玉石器 分類當中

符合的藏品

清 乾隆 錢汝誠書「般若波羅蜜多心經」玉冊

清 乾隆 錢汝誠書「般若波羅蜜多...

金楷字,共同組成〈般若波羅蜜多心經〉玉冊。錢汝誠所書字架較為寬鬆,行氣雖顯,但在視上行間卻略見干擾,除此之外,在點畫的開始和結尾,則相當用心的做出折鋒和收束的動作,所以點畫上的豐富感就勝於字體架構的.....more

31/45
清 乾隆 錢汝誠書「般若波羅蜜多心經」玉冊

清 乾隆 錢汝誠書「般若波羅蜜多...

金楷字,共同組成〈般若波羅蜜多心經〉玉冊。錢汝誠所書字架較為寬鬆,行氣雖顯,但在視上行間卻略見干擾,除此之外,在點畫的開始和結尾,則相當用心的做出折鋒和收束的動作,所以點畫上的豐富感就勝於字體架構的.....more

32/45
清 乾隆 錢汝誠書「般若波羅蜜多心經」玉冊

清 乾隆 錢汝誠書「般若波羅蜜多...

金楷字,共同組成〈般若波羅蜜多心經〉玉冊。錢汝誠所書字架較為寬鬆,行氣雖顯,但在視上行間卻略見干擾,除此之外,在點畫的開始和結尾,則相當用心的做出折鋒和收束的動作,所以點畫上的豐富感就勝於字體架構的.....more

33/45
清 乾隆 錢汝誠書「般若波羅蜜多心經」玉冊

清 乾隆 錢汝誠書「般若波羅蜜多...

金楷字,共同組成〈般若波羅蜜多心經〉玉冊。錢汝誠所書字架較為寬鬆,行氣雖顯,但在視上行間卻略見干擾,除此之外,在點畫的開始和結尾,則相當用心的做出折鋒和收束的動作,所以點畫上的豐富感就勝於字體架構的.....more

34/45
清 痕都斯坦玉劍柄

清 痕都斯坦玉劍柄

向兩側卷出如嫩稍的樣式。所以,植物卷曲的嫩梢,顯然是劍柄琢製、設計的重要參考對象。於是,我們就可以理解,其兩端貼金填綠的卷枝花葉,實在是呼應了這樣的思考,也增添了這種製作下視的豐富度。附木座。本器在.....more

35/45
清 玉碟

清 玉碟

微弧起,可知整器表現的重點,在於薄透的玉質,以及就手輕盈的感,器式並非主要的表現標的。對於這些輕薄特質的注重,較少見於中國的玉器製作中。所以,當本器在清宮中與其他十四件文玩同置於〈清 百寶嵌文具盒.....more

36/45
清 宋犖 東坡笠屐圖硯

清 宋犖 東坡笠屐圖硯

家假篛笠木屐,載履而歸。婦人小兒相隨爭笑,邑犬爭吠。東坡曰:笑所怪也,吠所怪也。』坡僊瀟灑高出塵之致,六百餘年後猶可想見,因?其像於研背,以識嚮往。蓋康熙己卯六月十有二日也。漫堂主人宋犖。」印「犖.....more

37/45
中文品名:殘珩

中文品名:殘珩

》 紋飾註釋:雙鈎陰線組成簡化龍首,有圓圈紋作成視焦點,可區分為數個龍首,由橢圓形眼可約略算出幾個小龍首。器兩面紋飾皆相同,器正面為不對稱紋,器面單邊有龍首。 登錄號:h0000233 .....more

38/45
清 翠玉松鶴插屏

清 翠玉松鶴插屏

名勝、文人掌故為主題的玉器。這類玉器大多以山子、插屏或筆筒的形式出現,在題材的選用、視的效果等方面,與繪畫的關係非常密切,譬如這件玉插屏就是很好的例子。玉在此時,成為一種統合性的藝術媒介,這在中國玉.....more

39/45
中文品名:全綠翡翠帶?

中文品名:全綠翡翠帶?

教子或望子成龍之隱喻),龍身盤旋飛騰雲間,口銜靈芝(如意紋),生氣盎然,充滿活力,透雕功夫熟練卓絕,線條自然流暢,宛轉曲折處,無絲毫滯澀之感,讓人有刀至而意到的感。器面拋光功夫極為精到,能充分表現玉.....more

40/45
中文品名:殘璜

中文品名:殘璜

交錯分布,凹處隱見硃砂痕、土蝕沁痕,紋飾兩面相同。《瑰寶重現-輝縣琉璃閣甲乙墓器物圖集》 紋飾註釋:橢圓目,由雙勾陰線組成簡化龍首,有圓圈紋做成視焦點,可區分為數個龍首,由橢圓形眼可約略算出幾個小龍.....more

41/45
十七世紀 印度 蒙兀兒帝國 碧玉金絲盤

十七世紀 印度 蒙兀兒帝國 碧玉...

城玉人多居專諸巷)相金釘寶撫無跡,簇葉攢花視有情。每憶旅獒篇著訓,摛吟還愧平生。由詩註可知,乾隆皇帝認為痕都斯坦的玉工的技術,是優於蘇州專諸巷裡的中國玉工。 清高宗 故玉.....more

42/45
中文品名:菩薩立像

中文品名:菩薩立像

,梵語「菩提薩埵」之簡稱,意譯「大有情」或「正士」,《法華玄贊》謂:「菩薩義,是所求果,薩埵有情義,是自身也,求菩提之有情者故名菩薩」。本件菩薩像於民國八十三年購自倫敦蘇富比公司。全身以石灰石雕成.....more

43/45
中文品名:菩薩立像

中文品名:菩薩立像

之感。另有華麗珠串以,「X」字形相交於腹前的圓環繫璧,成為整尊雕塑在視上的重心。《美的沉思-中國佛雕藝術》 圓雕菩薩立像,跣足站於仰瓣蓮花台上,右手持扶塵、右手持扶塵、左手握淨瓶,通身圓渾直挺,頭部.....more

44/45
良渚文化中期 玉琮

良渚文化中期 玉琮

上,根據目前所見約十餘例,然多為時作玉或痕都斯坦玉,古玉僅知此例,有可能是乾隆皇帝也察到了兩件玉琮的相似性!乾隆皇帝雅好藝文,經年累月的閱賞品鑑,以致於培養出一些掌握文物特質的能力。但是他對於內府文.....more

45/45
上一頁
第 3 頁
共 3 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