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羅~ 在 玉石器 分類當中

符合的藏品

明末清初 六文韞古玉印

明末清初 六文韞古玉印

,印文多和《印統》相吻合。《印統》,王常(1535-1607 之後)編。氏,原名南斗,因避禍改名王常,安徽歙縣人,為製墨家、鑒賞家龍文之子,以篆刻聞名。曾受顧從德之請,將顧氏祖孫三代及其好友收集.....more

16/45
明末清初 六文韞古玉印

明末清初 六文韞古玉印

所附的小冊頁中提及,印文多和《印統》相吻合。《印統》,王常(1535-1607 之後)編。氏,原名南斗,因避禍改名王常,安徽歙縣人,為製墨家、鑒賞家龍文之子,以篆刻聞名。曾受顧從德之請,將顧氏祖.....more

17/45
明末清初 六文韞古玉印

明末清初 六文韞古玉印

所附的小冊頁中提及,印文多和《印統》相吻合。《印統》,王常(1535-1607 之後)編。氏,原名南斗,因避禍改名王常,安徽歙縣人,為製墨家、鑒賞家龍文之子,以篆刻聞名。曾受顧從德之請,將顧氏祖.....more

18/45
明末清初 六文韞古玉印

明末清初 六文韞古玉印

所附的小冊頁中提及,印文多和《印統》相吻合。《印統》,王常(1535-1607 之後)編。氏,原名南斗,因避禍改名王常,安徽歙縣人,為製墨家、鑒賞家龍文之子,以篆刻聞名。曾受顧從德之請,將顧氏祖.....more

19/45
明末清初 六文韞古玉印

明末清初 六文韞古玉印

冊頁中提及,印文多和《印統》相吻合。《印統》,王常(1535-1607 之後)編。氏,原名南斗,因避禍改名王常,安徽歙縣人,為製墨家、鑒賞家龍文之子,以篆刻聞名。曾受顧從德之請,將顧氏祖孫三代及.....more

20/45
明末清初 六文韞古玉印

明末清初 六文韞古玉印

所附的小冊頁中提及,印文多和《印統》相吻合。《印統》,王常(1535-1607 之後)編。氏,原名南斗,因避禍改名王常,安徽歙縣人,為製墨家、鑒賞家龍文之子,以篆刻聞名。曾受顧從德之請,將顧氏祖.....more

21/45
清 乾隆 錢汝誠書「般若波羅蜜多心經」玉冊

清 乾隆 錢汝誠書「般若波羅蜜多...

國立故宮博物院 長5.8x4.5公分 1736 A.D.-1795 A.D. 玉石器 清 乾隆 錢汝誠書「般若波蜜多心經」玉冊 白玉,色略黃,長方形,一式四件,上刻錢汝誠所書〈般若波蜜多心經〉填.....more

22/45
清 雍正 歙石硯

清 雍正 歙石硯

歙州而得名,其硯坑主要在今安徽省歙縣、祁門、江西省婺源縣,龍尾山(紋山)沿河一帶。歙硯在盛唐時己問名,南唐君主寶之,為設硯務官。宋代曾數次開採,美石叢出,文人學者推祟備至,有以為在端硯之上者。其紋理.....more

23/45
玉司南珮

玉司南珮

盤。此器以司南為形作的玉佩飾器。 故玉000015N000000000 .....more

24/45
清 玉梅花耳盃

清 玉梅花耳盃

淺浮雕花卉、湖石。壁一面琢「一枝飛玉屑」,另一面琢「香氣滿浮」。 故玉000678N000000000 .....more

25/45
中文品名:圓形雕花硯

中文品名:圓形雕花硯

設半個球形鈕,鈕左、右貫通以便穿繩。細察之,石品為細若髮絲的細紋,為歙石中的珍貴石品類別。歙石的特點是「石質堅韌、晶瑩、細潤,發墨如油,下墨無聲,貯水不耗,墨色浮艷,不拒筆、不損筆。」有別於端溪石色.....more

26/45
民國 田黃羅漢未刻印

民國 田黃羅漢未刻印

國立故宮博物院 《吉星福代表、張振芳教授伉儷捐贈文物目錄》 高4.75公分 寬4.7公分 厚2.1公分 - 玉石器 民國 田黃漢未刻印 田黃色,座白色,部分為赭色。器作一人坐於岩上,手捧一書,似有.....more

27/45
清 白玉手串(十八羅漢像)

清 白玉手串(十八羅漢像)

國立故宮博物院 長46.5公分 1644 A.D.-1911 A.D. 玉石器 清 白玉手串(十八漢像) 白玉。全器為十八顆橄欖形與圓形珠子串成。橢圓形珠以陰線雕成漢,並以絲線串以碧玉圓形珠,下.....more

28/45
漢 舊玉?

漢 舊玉?

一併置於仿經卷盒中,盒外並貼有籤紙,其上有隸書:「五百漢卷」。仿經卷盒和其他仿冊頁盒等大小收納盒共八組,共同置於一題有「歷代珍藏」之大木匣中。 故玉001742N000000000 .....more

29/45
漢 舊玉圓王?勒

漢 舊玉圓王?勒

卷盒中,盒外並貼有籤紙,其上有隸書:「五百漢卷」。仿經卷盒和其他仿冊頁盒等大小收納盒共八組,共同置於一題有「歷代珍藏」之大木匣中。 故玉001741N000000000 .....more

30/45
上一頁
第 2 頁
共 3 頁
下一頁

羅~ 在 玉石器 分類當中 的相關搜尋